牛口蹄疫O型亚一型二价苗和A型口蹄疫苗同时能注射吗?

2022-03-20 20:33

奶牛口蹄疫是受流行性口蹄疫病毒感染而引发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严重危害奶牛业发展,给养殖户及相关从业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做好奶牛口蹄疫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奶牛口蹄疫的发病原因主要由于引入的病牛或带毒牛、羊等与易感奶牛直接接触传播,或与感染动物及其被污染的畜产品间接接触,或通过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等传播。该病可通过乳汁、尿液、粪便、精液及呼出的气体排出病毒,感染怀孕母牛还可通过胎盘传播病毒,引发新生犊牛感染。此外,免疫程序不合理、抗体水平低、消毒不严、病区病牛隔离和紧急免疫不到位、生物安全措施落实不力也是导致奶牛口蹄疫发生的主要原因。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舌头、蹄部、鼻镜、乳房皮肤等部位出现水疱、溃烂。奶牛因口腔出现水疱和溃烂而食欲减退或停止进食,奶牛产奶量骤减;蹄部病变导致奶牛跛行、不愿行走,严重时蹄壳脱落,长期躺卧;鼻镜及乳房病变则导致奶牛呼吸加快,分娩前后奶牛易发生产后瘫痪,哺乳母牛乳房炎发病率增高。

诊断方法包括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或通过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对流免疫电泳、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ELISA技术等实验室技术确诊,或采用RT-PCR方法进行分子生物学诊断。

预防措施包括坚持自繁自养,避免从疫区引种;新引进奶牛应隔离观察并及时接种疫苗;因病死亡的奶牛尸体应进行无害化处理;进出限养区的人员和车辆应严格消毒;限制其他动物进入牛舍,避免交叉感染;加强饲料管理,避免使用被污染的饲料;定期对牛舍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治疗措施包括隔离病牛、扑杀处理,或对症治疗。对于口腔病变,可使用防腐消毒剂清洗并用碘甘油涂抹患处;对于蹄部病变,可使用3%来苏儿溶液清洗患处并涂抹碘甘油或磺胺软膏;对于乳房病变,可用肥皂水或2%~3%的硼酸水清洗乳头,再涂抹青霉素软膏或其他防腐软膏;对于恶性口蹄疫,可使用消毒液逐头洗口并配合强心剂治疗;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注射抗生素或口服结晶樟脑。此外,病牛、异常牛的记录及无害化处理情况应存栏备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