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生育期不同部位均可发病。幼苗出土后,幼叶、叶鞘近地面处产生褐色病斑,渐向茎基部及茎部扩展,引致根及茎基腐烂,病苗矮小、分蘖增多。叶片染病形成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中部呈深褐色,边缘不规则,色浅,故称斑点病。叶鞘染病病斑较大,长形,灰色,其中杂有褐色斑点,边缘不明显。穗部染病几个小穗梗和颖片呈褐色。大麦网斑病是由大麦网斑病原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大麦上的一种病害。该病从大麦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生。幼苗发病时,病斑大都在离叶尖1-2厘米处。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极少发生在茎上。大麦网斑病在中国长江流域、东北麦区发生较普遍。严重发生时造成叶片枯死,使麦株不能抽穗,或穗小粒秕,减产9-40%。大麦网斑病的防治采用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上选用抗病良种和无病种子,适时早播;处理种子。药剂防治上,在始见症状时,用40%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2000倍液喷洒,每平方米用药液量75-100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