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枯萎病在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其主要致病菌为镰刀菌,通过土壤、雨水或病株残体传播。病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侵染根部,导致维管束损伤,影响水分和养分传输,进而使植株叶片失去光泽、变黄,最终枯死。
防治措施如下:
1.选择抗病品种,并对插条进行消毒处理,采用多菌灵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
2.定期施用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避免过度使用氮肥。
3.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制度,减少病害传播风险。
4.发病时,迅速拔除病株并销毁,使用代森锰锌或甲基托布津喷洒周围植株,同时用多菌灵灌根。
5.栽培基质使用前用五氯硝基苯杀菌剂喷洒并覆膜封闭数日,确保无菌。及时清除病残叶片,减少侵染源。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治理菊花枯萎病,保障菊花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