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制措施有哪些?

2023-10-13 09:49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小鸭。育雏期的幼鸭发病多见于2-3周龄,感染此病的死亡率可达70%以上。病鸭表现为精神不振、眼鼻分泌物增多、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出现神经症状如头颈震颤、转圈、倒退等。

该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首先,要注重疫苗接种,一般养鸭场可在7日龄左右使用鸭浆膜炎疫苗(鸭疫里默氏杆菌灭活苗),以预防传染性浆膜炎。同时,加强鸭舍的消毒工作,定期清扫、消毒鸭舍和用具,保持鸭舍干燥、通风,避免过度拥挤。

在药物治疗方面,应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应交替用药,以避免菌株产生耐药性。若发现病鸭,应及时隔离治疗,并对假定健康的鸭群进行药物预防。对于威胁性较大的疫区,可考虑采用敏感性药物治疗与疫苗免疫相结合的措施,并注意补充维生素A等。

此外,还需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鸭舍的通风、环境干燥、清洁卫生,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通过多重预防和治疗手段,可有效降低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