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1~7日龄内,自身的免疫系统没有完全建立、缺乏对疾病的抵抗力,此阶段以灰黄色腹泻为主。8~14日龄因羔羊从母羊初乳中得到足够的母源抗体,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发病数减少。新生羔羊腹泻的原因可能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营养代谢不良,机体抵抗力较弱,以及寄生虫感染等多种原因。大肠杆菌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各种家畜严重腹泻和败血症为特征的总称。磺胺眯合剂,呋喃西林都有效。新生羔羊腹泻第一原因是母羊奶水差,第二种原因:饲料霉变引起的小羊羔腹泻,第三种原因:消化不良导致的小羊羔拉稀。羔羊腹泻的发病原因:母羊营养状况不佳;饲养管理不当;应激因素;病原感染。防治措施:1.对症治疗。治疗时必须确定发病原因采取对因治疗,还要结合实际临床症状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对于菌源性腹泻,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来防止继发感染,并配合补液、防脱水以及防酸中毒。对于虫源性腹泻,主要是进行驱虫治疗。2.加强饲养管理。母羊在夏秋季节注意抓膘,在冬春季节注意保膘,并提前备好充足越冬度春的饲草。母羊妊娠中期、后期要合理补饲,且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使其在临产时保持健康,产后分泌足够乳汁,从而确保所产羔羊足够健壮。3.防疫保健。有计划地定期驱虫;预防接种;药物预防。应采取母子同治,防寒保暖,综合施治。加强母羊饲养管理,强化圈舍环境与卫生。对发病个体,母仔同治。及时注射疫苗。要给产后羔羊按时吃初乳,羔羊会吃饲料后要定时定量,不要过饱或过饥,不要突然改变饲料,以防胃肠不适而引起腹泻。羔羊如食青草,开始时少食,不喂霉变饲草、饲料,给予清洁卫生的饮水,适当运动,以增强抗病防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