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马瘟是由非洲马瘟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以发热、皮下结缔组织与肺水肿以及内脏出血为特征,只能通过昆虫传播。马对此病的易感性最高,病死率高达95%。中国尚无本病发生,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
病毒的贮藏宿主目前尚未研究清楚。马、骡、驴、斑马是病毒的易感宿主,其中马尤其幼龄马的易感性最高,骡、驴依次降低。大象、野驴、骆驼、狗因接触感染的血及马肉也偶可感染。本病主要通过媒介昆虫如库蠓、伊蚊和库蚊吸血传播。传染源为病马、带毒马及其血液、内脏、精液、尿、分泌物及所有脱落组织。马的病毒血症期一般持续4~8天,长的可达18天;斑马、驴病毒血症期可持续28天以上。
本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多见于温热潮湿季节,常呈地方流行或暴发流行,传播迅速;厚霜、地势高燥、自然屏障等影响媒介昆虫繁殖或运动的气候、地理条件,将使本病显著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