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2023-08-14 16:06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临床上典型的猪瘟较少见,但温和型猪瘟(非典型猪瘟)较常见。该病由毒性较低的猪瘟病毒引起,大小猪均可发病。中大猪大多表现为食欲下降,多能自愈,病死率低,而小猪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病猪常表现为高热、便秘、粪便呈球状并混有血液、粘液和伪膜,部分猪尾部、耳部发生坏死,体表出现紫斑,个别猪有关节炎症状,后期常继发链球菌、附红细胞体、沙门氏菌等病。

猪瘟的临床症状还包括体温持续在40.5度左右,眼角有眼屎,粪便带有粘液。在猪的腹部、鼻唇部、四肢内侧及身体末梢部位出现紫红色斑块,指压不褪色。此外,病猪可能出现便秘与下痢交替,皮肤苍白并有针尖状出血点,死亡率较高,慢性病例逐渐消瘦直至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1.本病无特效药,发病后应对整个猪群内的假定健康猪紧急接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剂量为8-10头份。2.全群投喂抗生素,防止继发细菌感染。3.按免疫程序注射猪瘟疫苗,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