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的流行特点:北方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初,主要侵害30日龄内的雏鹅,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病雏鹅和带毒成年鹅是本病的传染源,小鹅瘟病毒可经卵垂直传播,健雏鹅主要通过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传染,也可因与病雏鹅直接接触而传播。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小鹅和雏番鸭。带毒鹅和病鹅的粪便及分泌物是主要传染源,消化道和呼吸道是主要传染途径。10日龄以内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常高达95%~100%,15日龄以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40日龄以上极少发病。成年鹅可感染而不表现临床症状。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高度密集的孵化地区常呈现一定的周期性,一次流行后往往间隔1~2年或更长时间才会再次流行。感染的病鹅或番鸭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排出大量病毒,经直接和间接接触迅速传播。本病毒可垂直传播,一周内的雏鹅发病致死率高达70%,10日龄以上死亡率可达60%,20日龄以上发病较低,1月龄以上极少发病。病愈鹅、免疫鹅可获得免疫力,所产种蛋孵出的雏鹅不会发生此病。小鹅瘟又名鹅肝炎、小鹅病毒性肠炎,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出壳后4~20天的雏鹅,传染快、病死率高,是危害养鹅业最大的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