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生长适宜于土层深厚、土壤疏松的沙壤土,忌块茎类作物连作。种子田须具有3年以上未种植马铃薯等茄科作物的地块,隔离条件好。播种前要根据土壤肥力使用有机肥及化肥作底肥,提早进行土壤深耕、晒垄,播种时土壤深耕25cm以上,耕作平整,捡拾前茬作物根茎,采用平种垄植栽培,在块茎膨大期加强培土和排水管理,避免产生绿薯等。
马铃薯种薯播前要用甲基托布津、链霉素等药剂浸种消毒处理。一般要进行催芽,以培育壮苗、缩短出苗时间,催芽可在播种前20d~30d进行,通过精选种薯晒种,利用散射光催芽;通过切块后利用药剂处理,避免种薯腐烂。在室内用湿润的河沙、锯末、土等做催芽床,层积覆盖催芽,并保证通气良好,避免高温和湿度过大造成腐烂。催芽适宜温度12℃~18℃,切忌在密闭不通风条件下催芽,避免在高温、直射光条件下催芽。芽萌发后,将温度降到12℃~15℃进行低温炼芽,时间3d~5d。此外,使用冬、春季节生产的小种薯播种,是将整薯直播、进行高密度种植获得马铃薯种源的重要途径,可有效防止环腐病、黑胫病及病毒病害的传播,但在成熟落后的地区不宜进行。采用小种薯整薯播种,可提高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便于机械化栽培,也利于培育壮苗,但必须进行播前催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