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在30℃以上或10℃以下不发病,无法形成孢子。卵孢子形成适温为15-20℃,孢子囊形成适温为10-25℃。在温湿度适宜、营养充分的条件下,病菌可反复循环产生无性分生孢子;遇不良外界条件时则产生有性卵孢子。卵孢子着生于种皮上或种皮内,也可在寄主根的髓组织、茎、叶柄中形成。将天然病斑组织浸润3-4天后,于室内15℃培养,可获得大量卵孢子。组织呈对称状弯或微弯,无隔膜,小支撑呈直角或锐角。大豆霜霉病分布广泛,主要由霜霉菌侵染所致,感染后整株大豆(包括叶片、豆荚、豆粒等)均会被侵染,影响产量和品质。发病条件为气温15至20℃、湿度适宜、通风条件差、营养充分。病原特征为大豆叶片出现斑块并干枯,组织呈对称状弯或微弯,无隔膜,小支撑呈直角或锐角。高湿低温环境下易发病,若不及时防治,蔓延迅速,主要危害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