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是怎么繁殖的,孔雀鱼繁殖过程?

2022-03-31 14:39

雄性孔雀鱼臀鳍特化成生殖足,用于体内受精。雄鱼会不断追逐雌鱼进行交配。鱼类发情后,雌性腹部逐渐扩大,出现黑色斑点,雄鱼的交界处会插入雌鱼的泄殖腔中以排出精子并使体内受精。雌鱼可以储存精子供以后受精使用,并可能每四个星期生产一次。当雌鱼的胎斑变大且呈黑色、肛门突出时,即可捕捞到另一个水箱中进行分娩。

怀孕的雌鱼特征为臀鳍与腹鳍之间有黑色三角色块。经过4-6周的怀孕周期,雌鱼会生下20-40只幼鱼。此时双亲都不会照顾幼鱼,甚至还会吃自己产下的幼鱼。孔雀鱼繁殖时应选择较大的水族缸,繁殖温度应保持在26-28摄氏度,pH值为6.8-7.4。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约一个月可以繁殖一次,每次可产10-12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因此也有“百万鱼”之称。

雌鱼一生总共可生产22-25次,但生产11次后需休息较长时间才开始第二期排卵。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的远亲杂交,以防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产后应让雌鱼单独静养3天,然后放回种鱼缸,以避免被雄鱼过早追伤,影响之后的生育质量。亲鱼会连续生产约11次,其中头3次产仔较少,随着体型增大会越来越多。小幼鱼出生前后pH的起伏最好不超过0.5。亲鱼产完后需单独静养1-2天才能放回主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