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2025-09-02 17:01

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全身性出血性败血症和浆液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发病羊食欲减退,反刍减弱,严重者食欲废绝,不愿走动,呆立,体温升高至41℃以上,眼结膜充血、流泪,鼻腔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有的病羊咽喉肿胀,触诊敏感,呼吸困难,粪便稀软并带有黏液。怀孕母羊阴门红肿,有淤血斑,易发生流产,病羊死前磨牙。

隔离与消毒:发现羊只出现病症或疑似病症,立即隔离,并对疫病区进行封锁,同时对病羊污染的区域全面消毒。圈舍内堆积的粪便集中处理,病死羊进行焚烧或深埋。圈舍可选择按1∶800的比例用水稀释的二氯异氰尿酸钠、1%甲醛液、3%来苏儿、10%石灰乳等消毒剂进行消毒。病羊放牧只能在固定地点进行,不允许接触健康羊只。同群中未发病的羊只,可适时使用羊链球菌血清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秋天抓好膘,冬天保好膘,羊舍冬天要做到保暖防风防冻,防拥挤。建立健全防疫消毒制度,羊舍用生石灰消毒,器具等用来苏尔消毒,清理圈舍内羊粪及污物等。定期消灭羊体内外寄生虫。做好山羊链球菌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即用羊大肠杆菌病灭活苗,3个月至1周岁的羊皮下注射2ml,3个月以下羔羊注射0.5-1ml,免疫期为5个月,每年春秋两季对适龄羊进行免疫,1岁以上的羊不需注射,在疫苗使用前后1周内禁止使用抗菌药物。做好产地检疫和引种检疫,防止疫病传入非疫区;引种羊在到达引种地后,要隔离饲养一段时间,待其适应后方能合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