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状菇:主要表现为子实体上部尖细,菌柄稍粗,呈针状。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太高,抑制了菌盖的生长。防治方法是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开袋过迟,套袋后每天要进行一次通风换气。
1、菌丝生长阶段易发生的杂菌。
①青霉:是最易发生的丝状菌。发育适温30℃—35℃,但在20℃左右也长得很好。开始蔓延时和金针菌丝相似,随着逐渐成熟长出青色孢子。
②曲霉:开始繁殖时是白色菌丝,成熟后着生黄绿色孢子,发育适温是30℃左右。栽培室在堆肥附近,或曾放过菌种,或附近有制曲厂都易生长曲霉。一旦发生曲霉,会使菌种污染而全部覆灭。
③大毛霉:和曲霉相似,繁殖力强。在培养基内部蔓延,生成白色或灰黑色蜘蛛丝样的菌丝,产生黑色抱子,发育适温35℃左右。
④毛霉:和大毛霉一样,繁殖力旺盛。在高温下发育。
2、生长于菇体上的杂菌。
①青霉:侵入金针菇的青霉,是搔菌后侵入的。如发生青霉应立即挖出并烧掉。进行室内消毒。消毒液是2%的硫酸铜液,或稀释500倍的升汞液。
②根腐病:温度高时易发生。繁殖之初在培养料表面渗出白色混浊水滴,有时会积满瓶口。主要原因是培养料水分过多。发生根腐病后,应立刻挖出烧掉。手接触根腐病菌时,必须消毒。
③黑斑病:在菇盖上产生黑褐色斑点。多数不影响产量,但因菌盖变黑而使价格下降。用冷水直接喷在菌盖上易生这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