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灌溉,避免浇水过量,棚室浇水改在上午,适时放风,防止湿度过高。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收集病残物烧毁。发病初期:可用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浩瀚高科2%氨基寡糖素水剂300倍液、1.5%的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3氮唑核苷(32%核苷溴吗啉胍)水剂500倍液、2%宁南霉素水剂l50~250倍液、5%菌毒清水剂300-500倍液,等杀菌农药剂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防治蚜虫及时防治蚜虫,可降低蚜虫传毒引发病毒病的机会。选用抗病抗蚜品种,预防高温干旱,可用遮阳网防高温和强光。在定植时不要伤根,在田间操作时不要损伤植株。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不带病毒的种子。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用清水洗净后再播种。合理密植,适时整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加光照。浇水时防止大水漫灌,采用膜下渗灌或滴灌,防止湿度过大,避免土壤板结。加强温度、肥水管理,防止棚内温度过高过低,土壤水分过干过湿,营养元素施用不平衡等不良因素造成发病加重。在番茄生长的前、中期注意防治蚜虫和白粉虱,防止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可减少筋腐果的出现。保护地番茄施肥要轻氮、少磷、重钾、补钙镁。施肥时氮磷钾钙镁要配施,在开花、结果盛期和果实膨大期追施钾肥。施肥应为基肥加追肥,以有机肥、蔬菜专用肥为主,合理配施化肥。不要偏施氮肥,在番茄盛果期要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延长光照时间,施用光合微肥,增加光合产物产量以及向果实中的输送量。避免多年连作,应实行轮作制,以缓和土壤养分的失衡。棚膜应选择透光性强的塑料膜,大棚番茄采用宽行栽培法,增加行间透光率,促进光合作用。大棚内还需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若发现病株,可立即喷施0.2%的葡萄糖和0.1%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以提高叶片中糖和钾的含量,减轻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