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见于土壤、排污下水、奶酪和青贮饲料中。该菌可从50多种动物体内分离,包括反刍动物、猪、马、犬等,尤其易感染野兽、野禽、啮齿动物特别是鼠类,这些动物常成为其贮存宿主。患病和带菌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其粪、尿、乳汁、精液及眼、鼻孔和生殖道的分泌液均可分离到本菌。传染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发生,自然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和损伤的皮肤。污染的土壤、饲料、水和垫料均可成为传播媒介。本病一般为散发,但致死率很高,幼龄和妊娠猪较易感,且无季节性。
猪李氏杆菌病的病理变化表现为:剖检可见脑膜充血、增厚及水肿,脑积液增多且浑浊呈粉色,脑干软化并伴有化脓灶。肝脏肿大,切面颜色变浅,表面有大量灰白色坏死灶,切开后可见淡黄色脓性物质。肺脏水肿,肺间质增生并伴有散在坏死。脾脏肿大,出现大面积坏死灶。心脏内膜和心外膜均有不同程度出血。多处淋巴结出血、肿大及坏死,切开后可见切面多汁,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