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蛔虫病是由亚洲猪蛔虫(Ascaris suum)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影响猪的消化系统。这种寄生虫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和水源传播,猪在摄入含有蛔虫卵的物质后感染。感染后,蛔虫幼虫首先在猪的肠道内孵化,随后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最终到达肝脏和肺部。在肺部,幼虫进一步发育,然后通过呼吸道返回到消化道,在肠道内成熟为成虫,继续产卵,从而完成其生命周期。
猪蛔虫病的症状因感染程度和猪的年龄而异。轻度感染可能只引起轻微的消化不良或生长缓慢,而严重感染则可能导致明显的体重下降、腹痛、腹泻、营养不良甚至肠梗阻。在幼虫迁移至肺部期间,猪可能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的症状。此外,幼虫如果在迁移过程中误入其他器官或组织,如脊柱或大脑,可能引起相应的神经症状,如行走困难或瘫痪。
诊断猪蛔虫病通常基于临床症状和通过粪便检测发现蛔虫卵。常规的粪检方法包括直接涂片法和浮聚法。治疗通常包括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吡喹酮或芬苯达唑。预防措施主要集中改善饲养管理,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和驱虫,以及避免猪接触被污染的环境和饲料。通过这些综合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猪蛔虫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