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山羊豆疫苗给牛注射多少头份最佳,注射部位有那些地方呢?

2024-08-24 13:54

羊黑疫病是由诺氏梭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毒血症,又称传染性坏死性肝炎,主要发生于1岁以上的绵羊。病羊主要表现精神不振、废食、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至41-42℃,急性经过的突然死亡,病程缓慢的卧地昏迷而死,腹部皮肤呈紫黑色。

羊黑疫病的发病特点是在肝片吸虫感染的同时,诺氏梭菌芽孢在羊体受损的肝脏大量繁殖,引起急性中毒休克死亡,因此多发于肝片吸虫流行的低洼潮湿地区,以春、夏季节多发。病羊患病初期离群、卧地不动,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和体温升高,有的病羊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便突然死亡,一般病程只有2-3小时,个别病羊病程可达1-2天,但不会超过3天;病羊死前呼吸极度困难,体温下降,呈昏迷状态静卧死去。

诺氏梭菌是动物肠道的常在菌,羊吃了被诺氏梭菌芽孢污染的精料或牧草,芽孢经肠道黏膜进入肝脏,当有未成熟的游走肝片吸虫损害肝脏时,芽孢获得适宜的生长条件,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毒血症,发生休克死亡。诺氏梭菌是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大杆菌,当细菌产生芽孢且在适宜条件下繁殖时,可产生具有很强致病性的外毒素,从而引起本病的发生。

牛也可以感染诺氏梭菌发生类似的疾病,由于牛与羊的混合饲养以及诺氏梭菌芽孢污染饲料,牛感染发病的病例屡有发生,应重视本病的防控。预防羊黑疫病主要用羊黑疫灭活疫苗,一年免疫一次,在疫区两个月以上的羊只均可免疫。首次免疫最好在配种前用黑疫灭活疫苗免疫一次,可以提高抗体水平,抵抗感染。羊黑痘用羊痘疫苗可以有效预防。

在实际防疫过程中,羊疫苗的免疫接种因要防止疫病交叉感染,要合理安排疫苗注射的顺序,先注射没有传染性的疫苗,再注射有传染性的疫苗。皮下注射可以安排在颈部左右两侧以及背部,不同的疫苗可以安排在不同的左右部位注射,背部也可以作为一个注射部位。在实际操作中,羔羊注射3个疫苗的较多,因此颈部安排两个疫苗注射,背部安排一个疫苗注射较为方便,具体注射程序根据养殖场实际灵活应用,仅供参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