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死亡率高吗?

2024-08-05 10:06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所有年龄的猪都易感,但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85%~100%。季节性发病明显,多发生于寒冷季节,特别是早冬时节,夏季较少见。该病毒通过病猪粪便传播,且可在0℃以下存活较长时间,但加热至56℃、45分钟即被灭活。该病于1946年首次在美国报道,随后迅速传播至世界各地,成为全球养猪业的重要问题。

发病猪的主要症状包括水样腹泻、呕吐、发烧、脱水、消瘦和食欲不振。哺乳母猪的泌乳量可能减少或停止,老龄猪及成年猪也表现出水样腹泻,但死亡率较低。生长育肥猪通常表现为沉郁、厌食以及水样腹泻,这些症状在4~5天后逐渐消失,但仍有部分猪出现复发。

该病毒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同属冠状病毒科,对光敏感,紫外线可快速使其失去活性。因其易感和高度传染性,所有日龄的猪均可发病,但母猪和青年猪症状较轻。在猪场饲养密度大和密集区,发病情况更为严重。发病急,传染性高,一般1~3天内全群猪均发生腹泻,仔猪死亡率最高。猪场人员及车辆流动性大,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此外,引进病猪或带毒猪,以及在市场上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饲料、工具、运输车辆等,都会加速病毒的传播。因此,加强检疫、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本病的关键。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消毒、严格监控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加强饲养管理,及时隔离病猪,避免病毒扩散。治疗方面,可采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注射或饮水中补充电解质,以止泻纠正酸中毒为原则。及时补充体液也是缓解病情的关键,特别是在腹泻队伍中维持体液平衡。猪传染性胃肠炎虽然无法通过分离病毒来预防,但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严格的检疫和防疫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