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玉米亩产量在900公斤以上,高海拔地区不足500公斤,东北地区为500-750公斤。地理环境、品种、栽培管理技术等差异导致产量不同,光热条件好、优质丰产抗病品种、规范化栽培种植的玉米产量较高。玉米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5厘米,计划浇蒙头水时播种3厘米深即可。播种过深会导致出苗慢、苗弱,浇水过多则出苗差、缺苗。播种时可播入适量磷钾肥做种肥,增强玉米苗长势,提高产量,亩施用量10-20公斤为宜。选择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强的品种如登海系列、先玉系列等种植。春玉米以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12℃时播种,夏玉米可在小麦、油菜等作物收获后及时播种。高杆大穗品种每亩3500-4000株,紧凑型玉米每亩4500-5000株,种植密度结合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决定。拔节期追施拔节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化肥,亩用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或45%复合肥7-10公斤,采用穴施或沟施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苗小、苗弱的多施。穗肥在出穗前10天左右追施,占整个生育期追肥总量的60%左右,以速效性肥料为宜,亩追施复合肥20-30公斤,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玉米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是需水临界期,对产量影响最大,应结合追施穗肥浇水。如遇连阴雨天气,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水,否则会造成土壤缺氧,雌雄穗发育受阻,空杆率增加或玉米倒伏,导致减产。食用玉米一般于苞叶变白、籽粒变硬的完熟期收获,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耕翻,减少病源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