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上可否新建养猪场?

2024-03-17 21:28

我国生猪养殖业经历多年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2022年,全国猪肉产量达到5541万吨,占全球总产量近一半。在生猪养殖产业结构中,中小规模养殖户仍占据重要地位,约占总养殖场户数的65%。与此同时,规模化养殖持续推进,前20家龙头企业年出栏量占比已超过20%。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390万头,保持在合理区间。2022年生猪出栏量达6.99亿头,同比增长4.3%。

在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环保要求提高、疫病防控压力持续等因素影响下,行业进入高成本运行时代。2022年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较2020年分别上涨38%和45%,疫病防控成本平均每头增加约50元。据农业部监测,2022年平均每头出栏生猪的生产成本达到1800元,较2020年上涨约30%。为应对挑战,龙头企业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智能化养殖设备普及率快速提升,自动化饲喂系统、环境控制系统在规模养殖场应用率已超70%,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精准化管理水平。

在生产技术方面,智能化养殖设备普及率显著提升,精准饲喂、环境控制等技术应用广泛。2022年,规模养殖场智能化设备应用率超过70%。育种技术持续突破,核心种猪场科技应用水平明显提高,种猪生产性能稳步提升。疫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重大疫病防控能力显著增强,2022年猪群主要疫病发病率同比下降15%。

生猪养殖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供需平衡压力仍然存在,市场周期性波动尚未得到根本缓解。环境保护压力持续加大,粪污资源化利用任务艰巨,2022年全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仅达到75%。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新发和变异性疫病威胁持续存在。生产成本持续攀升,2022年同比上涨12%,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驱动下,生猪养殖业将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稳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将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规模养殖比重将超过65%。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生物育种、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将取得突破。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到2025年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有望达90%。产业整合不断深化,预计2025年前20强企业市场占有率将达到30%,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随着乡村产业振兴战略的推进,生猪养殖业将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