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蜱加氯氰菊酯可以配制成氯氰·毒死蜱。该药剂具有击倒力强、持效期长、杀虫谱广等特点,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对鳞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害虫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如水稻潜叶蝇、二化螟、三化螟、玉米螟、玉米粘虫、草地螟、螨虫、卷叶虫、食心虫、甜菜夜蛾、潜叶蛾、稻纵卷叶螟、棉铃虫、介壳虫、蚜虫、蓟马、叶蚌等。氯氰·毒死蜱在柑橘树上的安全间隔期为28天左右,每季最多使用1次;在荔枝树上的安全间隔期为21天,每季最多使用3次;在韭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21天;在十字花科叶菜上的安全间隔期为7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使用该药剂时可以与其他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替换,以延缓抗性产生。本品对蜜蜂、鱼类等水生生物、家蚕有毒,施药期间应避免对周围蜂群产生影响,开花植物花期、蚕室和桑园附近禁止使用,并远离水产养殖区施药,禁止在河塘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
毒死蜱是一种非内吸性广谱杀虫、杀螨剂,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三重作用,可防治水稻、小麦、棉花、果树、茶树等作物上的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如小菜蛾、菜青虫、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红蜘蛛、茶尺蠖等。毒死蜱在国内主要有乳油、颗粒剂、微乳剂等剂型,其中以40.7%乳油(同一顺、乐斯本)为主,大部分为40%乳油(新农宝、毒死蜱、博乐)。5%的颗粒剂主要用于防治蔬菜、瓜类地下害虫,是取代高毒农药3%呋喃丹颗粒剂的优良品种,30%微乳剂正在推广。毒死蜱属于中毒农药,对鱼类及水生生物的毒性较高,对蜜蜂有毒,在叶片上的残留期一般为5-7天,在土壤中残留期较长。毒死蜱对多数作物没有药害,但对烟草、番茄叶面喷雾较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