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牛肺疫,是一种由丝状支原体引起的对牛具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液以及肺部病变伴发胸膜炎,严重时致死。虽世界多数国家已成功消灭此病,然在非洲、亚洲部分地区仍零星散发。病牛及带菌牛为传染源,该病原可通过空气传播,尤其密闭畜舍内传染迅速。无明显季节性,但冬春两季多发。长期带菌的牛为主要传染源,康复牛乃至接种疫苗牛仍具带菌可能。本病原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常规消毒剂及常用消毒方法均能迅速杀灭。新疫区多由引进带菌牛引发,呈暴发性流行,发病率高而病死率亦高。老疫区因牛群具一定免疫力,呈缓慢散发,发病率和致死率均低。该病潜伏期2-4周,短则1周,长可达4月。临床症状因个体差异、致病菌毒力及感染方式等呈现不同特点。治疗上,新胂凡纳明(九一四)为首选药物,对早期病例效果显著。抗生素如四环素族、卡那霉素、链霉素及泰乐菌素等均具治疗作用。预防措施包括强化饲养管理,避免牛群拥挤,同时确保牛舍通风良好及定期消毒。引种前应详细了解当地疫情,避免从疫区购牛。进入疫舍应换衣换鞋,防止病原扩散。发现本病应立即封锁疫区,对牛舍及周边环境彻底消毒,病牛或疑似病牛应隔离治疗。本病流行地区应按计划接种牛肺疫免化弱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