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黄锈病一般是指玉米锈病,发病初期植株叶片的正反面会出现褐色的脓疤,颜色为浅黄色,形状为长形至卵形,之后脓疤会破裂并散发出粉状物,颜色为铁锈色;发病后期病斑上会出现突起物,颜色为黑色,形状为近圆形或长圆形,突起物开裂后会露出黑褐色的冬孢子。
防治方法包括:种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如清除田间的病残体并集中烧毁,以减少田间的病菌。施用以酵素菌沤制而成的堆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量施用氮肥,以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等药物,每隔10天左右喷施1次,连喷2-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