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C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C)2分钟以上可灭活。该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C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条件下也具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该病毒在阳光直射下40至48小时即可灭活,若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禽流感病毒(AIV)属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还可感染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和禽类。感染家禽的禽流感病毒称为真性鸡瘟病毒,在非致病性上仅引发轻微症状,如羽毛皱乱、产蛋量下降等。
甲型流感病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至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外膜血凝素(H/HA)和神经氨酸酶(N/NA)蛋白抗原性不同,可分为16个H亚型(H1至H16)和9个N亚型(N1至N9)。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还感染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和禽类。感染家禽的禽流感病毒称为真性鸡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两类,后者仅引轻微症状,如羽毛皱乱、产蛋量下降等。
禽流感病毒对热敏感,不耐热,但其耐受力随环境不同而异;在干燥尘埃中可存活2周,在4°C可保存数周,在冷冻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个月。在自然条件下,存在于口腔和粪便的病毒由于受到有机物的保护具有极强的抵抗力。实验室研究中,常采用56°C30分钟灭活病毒。流感病毒可在加热、极端的pH值、非等渗和干燥条件下失活。
病毒在低温条件下抵抗力强。较高温度或酸性环境可灭活病毒。直接阳光下,40至48小时病毒失活,紫外线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日常消毒剂如氧化剂、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卤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剂)均能迅速破坏病毒传染性。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敏感。常用消毒剂如福尔马林、氧化剂、卤素化合物等可迅速破坏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