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花的白粉病应喷施乙醚粉、绿妃等药物进行防治。加强栽培管理,施氮肥不宜过多,适当增施钾、钙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时,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冬季控制室内温湿度,夜间注意通气。秋末冬初移入温室(或冷窖)前,仔细检查,发现病叶、病梢立即剪除并烧毁,以免带入室内传播蔓延。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粉锈宁残效期可达20~25天,喷药后受病害部位白层暗灰色,干缩并消失。选用抗(耐)病品种;秋末及时将地上部分剪除并清理烧毁,花后及时疏枝,剪除残花,发病较轻时及时摘除病叶并烧毁,保持田园卫生;与非寄主作物轮作2-3年,减少菌源;田间不宜栽植过密,注意通风透光,适时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白粉病危害时,使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乙嘧酚或乙嘧酚磺酸酯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