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锥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3-05-30 09:12

奶牛锥虫病是伊氏锥虫引起,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消瘦、黄疸、高热、伴发体表水肿,尾节溃烂、化脓、脱落等病状的血缘性寄生虫病,对奶牛生产发展危害很大,现将诊疗经过汇报如下:

一、诊疗经过

2006年6月25日江苏省常州市奔牛镇顾庄村农户皱云飞饲养的7头奶牛中有1头发病,请村兽医治疗近3个月,用大剂量的先锋霉素,青、链霉素、地塞米松、右旋糖酐铁、维生素B12,并用安乃近注射解热镇痛等反复治疗。病情愈来愈重,产奶量从每天40多公斤降到几乎没有。9月26日请我站诊断时,奶牛几乎不能站立,病情较严重,此外,去年8月份另有魏村镇大河村及罗溪镇温市村都有相似病例发生,症状基本相同。

二、主要症状

病牛体温高达40.5-41.8℃,持续1-3天后降至39℃左右,间隔2-10天后再度上升到40.5-41.8℃,经过数次发热后,病牛精神委靡、倦怠、日渐消瘦,营养不良、贫血、肌肉萎缩,被毛粗乱无光,皮肤干裂而缺乏弹性,表层龟裂、变成烂疮。四肢下部发生肿胀,肿胀关节特别粗大,肿胀部位皮肤紧张,有轻热,且有轻度痛感,经久则表皮破烂,流少量淡黄色粘稠液,后结成黑痂。尾巴尾尖开始溃烂,骨椎上骨松酥,后逐节脱落。眼结膜苍白,黄染。

三、诊断

经较长时间用抗生素解热治疗无效。分析这3头奶牛都是近年内从山西购进,时值夏季,可能是牛虻、苍蝇等血缘性寄生虫感染,病牛症状主要表现进行性贫血、消瘦、下肢水肿、尾节溃烂脱落。请市兽医站的高级兽医师帮助诊断,怀疑可能是锥虫病,经直接镜检,发现锥虫虫体,最后诊断为锥虫病。

四、治疗

我们从扬州大学兽医学院购进少量耳205原粉,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浓度的葡萄糖500毫升10瓶,5%浓度的葡萄糖盐水500毫升10瓶,另肌肉注射安乃近、右旋糖酐铁、维生素B12、维丁胶性钙。此外,针对病牛病程较长,消瘦、贫血严重,体况较差,结合中药治疗。

党参60克、当归60克、白术60克、黄芪80克、苍术60克、熟地50克、陈皮60克、柴胡60克、煎汁内服,连服五剂。

经过治疗1周后,病牛体温恢复至39℃,此后再没有上升。病情明显好转,能够站立、走路,并于第5天后发情。现在该牛已恢复到日产奶32公斤。另外两头奶牛我们也用此治疗方法,因病情较轻,痊愈得较快。

五、体会

1、必须作出正确的诊断,尽早治疗。

2、近年来,农村奶牛饲养发展较快,不少农户从外地购进奶牛,给兽医正确诊断疾病带来不少困难,因此必须把病牛来源、发病季节、典型症状做综合分析,并必须借助实验室检查作出正确诊断,尽量避免误诊、贻误治疗,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3、用耳205治疗锥虫病,滴注应掌握正确剂量,同时缓慢滴注。我们在首例病牛治疗过程中,因为是将耳205稀释成10%溶液,静脉推注,病牛两次出现神经症状,出现轻度惊厥,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眼球凸出,此后我们立即换成稀释在葡萄糖盐水中滴注,精神症状才解除。

4、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减熟地、苍术等味中药,扶正驱邪,滋阴补血,清热解毒,使病牛能很快得到康复,提高免疫机能,增强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