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雏是养鸡业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适宜的育雏温度和湿度环境能显著提高雏鸡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确保雏鸡健康快速成长。以下是育雏期温湿度管理的详细步骤:
1.温度调控:
初期温度: 1到3天时,育雏室温度保持在40—35℃。入舍前,育雏内温度不低于34℃,确保鸡雏在0.5小时内散开。
中期温度: 4到7天时,温度应维持在34—33℃。
后期温度: 第二周29—32℃,第三周26—29℃,第四周以后20—25℃。
2.湿度管理:
初期湿度: 1—10日龄,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以防脱水。
后期湿度: 10日龄后,湿度可降至55%—60%,保持干燥,减少病菌滋生。
3.通风换气:
通风目的: 调节舍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减少病原微生物及有害气体。
操作注意: 通风时确保气流不直吹鸡体,保持舍内温度稳定。
4.光照控制:
光照时间: 初期1—3日龄采用24小时光照,4日龄后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直至自然光照。
光照强度: 保证足够的光照强度,促进雏鸡采食和饮水。
5.卫生消毒:
卫生要求: 保持育雏舍内环境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和垫料。
消毒措施: 定期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建议使用高效无害的消毒剂。
6.饲养密度:
密度控制: 随着雏鸡生长逐步降低密度,保证每只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