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过程中的拉网、捕捞、转塘等操作不慎容易导致体表的机械损伤,过大的放养密度也是诱因。寄生虫寄生如斜管虫、车轮虫、小瓜虫、锚头鳋等,会给鱼体带来机械损伤,鱼类因不安在固体物上摩擦也会造成损伤,进而引发细菌继发感染。烂鳃病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中华蚤、指环虫等引起,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新鱼进塘前用2%食盐水消毒,池塘注意防虫和细菌真菌消毒,已发病鱼必须隔离,内外兼治,未发病鱼饲料中加入土霉素等对口药剂进行预防。此病以7~8月发病最多。烂鳃病主要在高产精养池塘,发病鱼开始在池边慢游,第二天可见有死亡。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鳃部发紫,眼眶有凹陷,肝脏嗜血,胆囊肿大,肠道充血无食,从发病到大批死亡仅需一周时间,如不及时对症用药,后果相当严重。出现溃疡的鱼,很多时候都伴有腹水、肠炎、肝胆病、细菌性败血。治疗的同时需要保证池塘溶氧的充足,为鱼儿创造舒适的环境,更有利于鱼类体质的恢复。使用温和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减料。鲈鱼身上这病首先找出发病原因,是拉网运输或抢食造成的擦伤引起的感染,还是原发性疾病,然后做出病原分析,宜治则治,对症用药;不能治就及时上市。如果不是机械性损伤造成掉鳞腐烂,那就是池塘水质恶化,及时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药物处理。如果是水霉就用大蒜素或水霉净进行药浴,也可全池泼撒。要彻底的全塘消毒(氯制剂),鱼种下塘时要消毒(用食盐百分之五-七),开春要彻底杀一次虫害。在食场周围用挂袋法进行食场消毒、杀虫。溃疡病:病鱼体表局部发炎、溃烂、鳞片脱落,导致水霉病。防治: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调节水质,使用漂白粉,投喂氟呱酸等鱼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