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口蹄疫,是什么样的症状了?

2023-03-14 10:00

口蹄疫是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为口蹄疫病毒,属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疮病毒属。根据血清学反应,目前已知有7个主型,60多个亚型,各主型间无交互免疫性。同主型各亚型间有部分交互免疫性。本病毒主要存在于发病动物的水泡液、淋巴液及发热期血液内。水泡破溃后,病毒可随分泌物排出体外。在自然情况下,病毒可因动物品种不同,而毒力有所差异。

猪对口蹄疫病毒特别具有易感性,牛、羊次之。本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自然情况下,含病毒的组织和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可保持传染性达数月之久。病毒对日光、热、酸、碱均敏感,常用的消毒剂如2%苛性钠、20%-30%草木灰水、1%-2%甲醛溶液、0.2%~0.5%过氧乙酸和4%碳酸氢钠溶液等均能在短时间内杀灭菌。本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春秋季较为常见。主要病源为发病和带毒动物、病畜的粪便、口涎、乳汁及其污染的饲料、饲草、饮水、交通工具和饲养管理用具等。

病畜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健康动物。猪群常突然发病,迅速传播,在同一时间内发病头数很多,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且多为良性经过。病程一周左右,即可自愈。猪口蹄疫主要表现是口腔黏膜、鼻盘、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疡。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流涎,口腔内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烂斑,口腔黏膜、舌面及鼻盘上出现豆粒或蚕豆大小的水疱。

蹄冠、蹄叉、蹄踵部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蹄部疼痛,跛行,严重的蹄壳脱落。乳头及乳房皮肤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病后期,蹄部及乳头皮肤结痂,痂皮脱落后,新生的皮肤光亮,无瘢痕。病程约一周,可自愈。少数病例,特别是哺乳仔猪,病势急剧,常无口腔水疱症状,表现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症状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60%~80%。

根据疾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不难作出诊断。应注意与猪水疱病、猪水疱疹和猪水疱性口炎等疾病相区别。猪水疱病只感染猪而不感染牛、羊;猪水疱疹只感染猪;猪水疱性口炎除感染猪外,还可感染牛、羊和马。口蹄疫的病原为口蹄疫病毒。根据血清学特性,目前已知有7个主型,各主型间无交互免疫性。同主型各亚型间有部分交互免疫性。

病毒主要存在于发病动物的水泡液、淋巴液及发热期血液内。水泡破溃后,病毒可随分泌物排出体外。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常用的消毒剂如2%苛性钠、20%-30%草木灰水、1%-2%甲醛溶液、0.2%~0.5%过氧乙酸和4%碳酸氢钠溶液等均能在短时间内杀灭菌。猪群常突然发病,迅速传播,发病率高,病死率低。

主要表现是口腔黏膜、鼻盘、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疡。病初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流涎,口腔内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烂斑。蹄冠、蹄叉、蹄踵部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跛行,严重的蹄壳脱落。乳头及乳房皮肤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病程约一周,可自愈。少数病例,表现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症状而突然死亡。根据疾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可作出诊断。应注意与猪水疱病、猪水疱疹和猪水疱性口炎等疾病相区别。口蹄疫的临床症状为口鼻蹄出现水泡,溃疡,体温升高,重症有心肌炎出现。症状包括高烧、流涎水、溃疡灶、舌鞘或蹄鞘脱落,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