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制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诱发因素。注意饲料变换,做好饮水、用具等消毒工作,提高鸭群健康水平,增强机体抗病力。2、禁止从疫区引进种蛋、种雏,坚持自繁自养原则。3、鸭场要健全消毒设施,严格执行防疫消毒制度,及时掌握疫情信息,防止病毒侵入,确保鸭群安全。4、发现疫情时,及时上报并划定疫区,采取封锁、隔离、消毒和紧急免疫接种等综合措施。病鸭群应隔离或扑杀,停止放牧或水中放养。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需高温消毒,饮用水可用碘氯类消毒药处理。工作人员衣物、饲养工具等也需严格消毒。疫区鸭群体温在42.5℃以下的可紧急接种鸭瘟疫苗,确保一鸭一针更换针头。5、接种鸭瘟弱毒疫苗时,严格按说明书剂量执行,通常用生理盐水稀释,稀释倍数根据每只份注射量确定。病鸭症状包括嗜眠、缩颈、脚软弱、行动蹒跚、共济失调、不食或少食,眼、鼻有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色,腹部膨胀。濒死时出现神经症状如痉挛、摇头或点头,背脖和两腿伸直呈角弓反张状,病程一般为1-3天。4-7周龄小鸭病程可达1周以上,多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少数病例出现头颈歪斜,遇惊扰时不断鸣叫,颈部弯转90度左右转圈或倒退,长期发育不良、消瘦,最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