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猪隔离与适应程序

2023-01-16 14:24

人和猪都是会养成习惯的动物,如果将各项单独的操作安排成一个连贯的工作程式,两者都会从中获益。现代化规模猪场,分工相当明确。人如果每天/周都按照同样的工作程式去工作,那他就会更加有效的记得工作程式和利用时间。后备猪的管理好坏关系到一个猪场的未来,今天主要谈一谈后备进场隔离、适应与免疫程序,供各位参照。

后备猪隔离适应一览表

(这里我们假定引进后备猪周龄是18周龄,经过10周隔离适应。)

1.隔离:隔离就是与场内其他猪群隔开,目的是防止新的致病性微生物进入本场原有猪群,隔离时间不应少于28天。隔离期间后备猪需要采血检测,对于隔离期间死亡的后备猪需进行剖检,这项工作非常重要!。

2.适应:适应的目的在于将后备猪暴露在受方猪群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面前,并使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免疫恢复。一旦暴露不足会导致后备猪免疫力不健全,当然过度暴露也会导致发病和死亡。因此应该循序渐进。所以,适应程序应明确界定并严格执行。正确的适应过程需要兽医师近距离的临床检查。

3.疫苗:建议注射PRRS、CSF、PR、PED等病毒疫苗,推荐使用细小病毒、JE疫苗、支原体疫苗(从阴性场到阳性场)免疫两针,第二次需在接触公猪前3周免疫。

4.自然暴露:直接接触或反饲

直接接触:不推荐使用胎次高的母猪、淘汰的后备母猪和头胎母猪,现场以二、三胎淘汰母猪为好。

5.现场反饲注意事项:

1).后备母猪在20周龄之前不要接受反饲;

2).后备母猪在初配前三周不再接受反饲,那么反饲的时间段控制在21周至29周之间。

3).后备妊娠早期17周不接受反饲;

4).妊娠后期13周以后不接受反饲;

那么后备妊娠只能是在812周四周时间可以进行反饲。

6.反饲内容:

分娩后24h之内母猪的粪便(最好头胎母猪)

腹泻仔猪的粪便

死亡时间24h之内,不小于7日龄的仔猪肠道

反饲内容加水可以增强作用,不要混杂干燥剂。

7.反饲程序:每周三次,连续三周,3周9次(应使用有确切死因的仔猪反饲),一旦猪场严重疫病爆发和表现出严重临床症状的疾病,比如球虫、蓝耳、痢疾,反饲可能会有相反效果。由实际发生的传染病中完全康复也能产生很好的效果。当后备母猪进入基础群前不应携带病原体。暴露或反饲后,后备猪的恢复时间随健康状况、猪只流动和管理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8.蓝耳:蓝耳阴性的后备母猪适应方案,须按受方猪群的蓝耳疾病状态来定。蓝耳阴性母猪转阳,要有充分的时间恢复,一般情况下,整个过程可能需要46个月。

9.合格的后备母猪数量,通常占基础群总数8-10%的后备猪存栏量,可以满足猪场每年40-45%的更新率。

10.关于后备选留:后备母猪选种标准的降低,会导致母猪死淘率的上升,通常后备猪选种率80%90%。所以选种很关键。

11.后备猪必须在最后一次疫苗免疫后三周才能配种。配种前采血检查应该合格(90%以上),猪瘟抗体检测不合格的应补注相应疫苗,如果第二次检测仍然不合格应该淘汰。体重是评判后备猪是否合格的最重要的单一指标(如果后备猪体重足够,日龄不够,发情也可以配),而背膘厚和实足年龄对于配种的相对重要性都比较低。

后备母猪太轻或太重配种,都会降低终身生产性能。后备母猪超重或超龄,造成额外的饲料消耗(以后妊娠期也比其他猪多采食)、设备折旧等导致断奶仔猪成本增加。

12.配种前饲喂:与商品猪饲喂程序相比,后备母猪的营养标准和饲喂程序是为满足生长所需的充足蛋白质营养和最大化提高母猪生产年限而设计。

后备母猪适应单体栏的时间不应少于两周。

配种前短期优饲(每天3-3.6kg的采食量)时间至少持续15天。

用母猪体重速测尺或关节测量法对母猪体重和体况进行评分。

后备母猪即使不发情,转移到定位栏后,开始14d采食量可能会下降,必须确保后备母猪自由采食。后备母猪适应定位栏的时间,会影响采食量,继而影响窝产活仔数。

后备母猪的隔离和适应,必须按照以上程序、设计流程稳步推进,现场管理过程中应精心、细心,发现异常应当及时与上级领导沟通,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