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方法?

2022-05-27 20:08

对患肝片吸虫羊的治疗,可肌内注射碘醚柳胺进行治疗,每天1次,连续注射2次。用药后,通过皮肤和黏膜观察贫血情况,症状未减轻的羊10天后可再进行碘醚柳胺注射治疗。羊肝片吸虫病可口服硝氯酚和肌注氯氢碘柳胺钠治疗。使用硝氯酚,每千克体重3~5毫克,空腹一次灌服,每天1次,连用3天。病羊每千克体重一次口服硝氯酚5毫克和丙硫苯咪唑20毫克,间隔2天后重复1次。由于肝片吸虫对红细胞破坏能力很强,驱虫后肌肉注射“牲血素”(右旋糖酐铁)补血,5毫升/只,3天后再肌注一次。对体质较差及怀孕母畜的愈后恢复用“速补”(主要成分为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每50克兑水500千克。“复合维生素B”(主要成分为硫磺素、烟酸、核黄毒、泛酸、生物素、吡哆素、钴胺素和叶酸等)混合饮水,并肌肉注射“牲血素”。妊娠母畜在分娩2个月后驱虫,同时补充“速补”及“复合维生素B”混合饮水,并肌肉注射“牲血素”。肝片吸虫病的传播主要是源于病羊和带虫者,因此驱虫不仅是治疗病羊,也是积极的预防措施。关键在于驱虫的时间与次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