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鞭虫病,又称猪毛首线虫病,由毛首线虫引起,主要寄生于猪的盲肠。50日龄猪最易感染,严重时可导致死亡。临床症状包括严重感染时的顽固性腹泻、排黑红色稀粪或血便、黏液、恶臭和脱水。病猪日渐消瘦,贫血,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死亡。治疗方法包括使用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和伊维菌素拌料,同时灌服维生素K3。预防措施包括定期驱虫、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消毒。
猪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1-4月龄的猪,无明显季节性。临床上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表现为高温、食欲废绝、呼吸困难、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肤有紫红色斑点;亚急性表现为体温升高、眼结膜发炎、便秘后腹泻、粪便恶臭;慢性表现为食欲不振、周期性腹泻、粪便呈灰白色或黄绿色、恶臭、混有大量坏死组织碎片或纤维状物。疫区每年接种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定期消毒圈舍和饲槽。治疗时口服或注射敏感的抗生素,如氯霉素或庆大霉素,同时口服磺胺类药物。预防类毒素可在经常发生本病的猪群中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