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病菌随病母牛的阴道分泌物和病公牛的精液排出,特别是流产的胎儿、胎盘和羊水内含有大量病菌,通过消化道传染,主要是易感牛采食了污染的饲料、饮水所致。另外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如接触了污染的用具,或者与病牛交配、皮肤或粘膜的直接接触而感染。布氏杆菌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系统黏膜及损伤甚至未损伤的皮肤等多种途径传播,通过接触或食入感染动物的分泌物、体液、尸体及污染的肉、奶等而感染;蜱叮咬也可传播本病。主要是病畜接触或受污染的草场接触病原而感染。
牛羊布病的病原体布鲁氏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流行,也可以通过生殖道、粘膜、皮肤传染。一旦没有充足了解该病感染途径的广泛性特点,未采取全方位的防护和消毒措施,很容易在牛羊屠宰加工、运输、病畜护理、分娩接产等环节发生布病疫情,严重时会引起人感染布鲁氏菌,威胁身体健康。可垂直传播,也能通过血液、粪便、体液等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1、科学施肥。2、均衡供水。3、叶面补钙。4、改良土壤。5、加强栽培管理。6、选用耐病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