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是一种急性、接触性猪传染病,以高热、内脏器官严重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该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潜伏期一般为7天,长的可达21天。强毒感染潜伏期较短,弱毒感染潜伏期较长。临床上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以发病快、高热和出血为特征。
最急性型多发生于流行初期,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的出现呕吐和腹泻。急性型最为常见,体温40~42℃,稽留热,可超过3周。病猪表现为行动缓慢,畏寒,拱背,结膜发炎,流泪,有脓性分泌物。亚急性型与急性相似,但症状较轻,病程可达21~30天。慢性型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全身衰弱,食欲不振,便秘和腹泻交替,病程可持续1个月以上。
防治措施包括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禁止从疫区引进种猪,发现病情及时报告。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中国研制的兔化弱毒疫苗,安全有效,免疫期可达18个月。有的国家采用E组弱毒疫苗,也有一定的免疫效果。控制和消灭猪瘟的经典方法为扑杀病猪,但目前很多国家已转而采取以防为主的措施。国际兽医局将该病列入A类传染病,中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高热、皮肤发绀及内脏器官严重出血为特征。自1921年首次在非洲的肯尼亚发现以来,现流行于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数十个国家,尚未传入中国。
OIE将该病列为A类疫病。中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没有非洲猪瘟疫苗,不过正在研制中。科研工作者正在全力以赴地实验中,相信很快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