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黄萎病的症状和如何防治,在什么时候防治效果好?

2023-11-19 21:28

病发初期,病菌感染外围的叶片,在叶柄上出现黑褐色的长条形病斑,叶片从叶缘和叶脉间变成黄褐色萎蔫,干燥时甚至会枯死。新长出的叶片染病时,叶片变成灰绿色或淡褐色,下垂状,然后从下部叶片开始慢慢变成黄枯状萎蔫,直至整株枯死。被害植株的叶柄、果梗和根茎横切面可见维管束的部分或全部变褐。根部在发病初期无异常,但当病株下部叶子变黄褐色时,根部便变成黑褐色并开始腐败。

在移栽或者播种之前,每亩地使用13.5-20L的氯化苦,穴施或沟施,施加后封土盖膜,揭膜后散气,待没有药害后进行育苗或定植。在移栽前及时清除四周杂草,结合施肥深耕深翻土地。栽植前或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浸根消毒,或者是栽后灌根。栽植前,使用70%恶霉灵300-500倍液浸根5分钟左右,或者是在移栽后进行灌根。病发时,使用青枯立克150倍、大蒜油1000倍、有机硅进行灌根(1次),同时喷雾进行防治(2-3次),重点喷施茎基部位。

推荐阅读